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
首頁護士資格復習指導護理理論> 內容
2024年護士考試必看知識點:正常體溫及生理性變化

☆正常體溫:

★口腔舌下溫度為37℃(范圍在36.3~ 37.2℃)

★直腸溫度37.5℃(范圍在36.5~37.7℃)

★腋下溫度36.5℃(范圍在36.0~37.0℃)

☆生理性變化: 年齡因素, 性別因素, 晝夜因素等。

散熱方式

輻射:熱由一個物體表面通過電磁波的形傳到另一個與之不接觸的物體表面。

安靜狀態(tài)或低溫環(huán)境中,輻射是主要散熱方式。

對流:通過氣體或液體的流動來交換熱量。

蒸發(fā):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同時帶走大量熱量。環(huán)境溫度等于或高于皮膚溫度時,蒸發(fā)是主要散熱方式。

如高熱時乙醇拭浴,是利用乙醇蒸發(fā)帶走熱量。

傳導:機體的熱量直接傳導到另一個同他直接接觸且溫度較低的物體。

如高熱時用冰袋、冰帽等。

異常體溫

☆ 體溫過高

1.體溫上升期:產熱>散熱

畏寒、無汗、皮膚蒼白,有時伴有寒戰(zhàn)

2.高熱持續(xù)期:產熱=散熱

顏面潮紅,皮膚灼熱,口唇干燥,呼吸深快,脈搏加快,尿量減少。

3.退熱期:散熱>產熱

大量出汗,皮膚溫度下降

發(fā)熱程度:以口腔溫度為標準

低熱:體溫37.3~38.0℃。

中等度熱:體溫38.1~39.0℃。

高熱:體溫39.1~41℃。

超高熱:體溫在41℃以上。

異常體溫熱型

稽留熱:

體溫持續(xù)升高39.0~40.0℃左右,持續(xù)數(shù)天或數(shù)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

常見于傷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弛張熱:

體溫在39.0℃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差達1℃以上,最低體溫仍超過正常水平。

常見于敗血癥等

間歇熱:

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出現(xiàn),體溫驟升至39℃以上,又很快下降至正常。

常見于瘧疾等

不規(guī)則熱:

體溫24小時內變化不規(guī)則,持續(xù)時間不定。

常見流行性感冒、腫瘤性發(fā)熱等

微信圖片_20210305134853.jpg

上一篇:2024年護士考試考點速記:晨晚間護理

下一篇:2024年護士考試考點:體溫過高病人的護理

距2024年 護士資格考試 考試還有

000

2024/4/

  • 免費課程

  • 近期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