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招生方案
首頁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復習指導考試大綱> 內容
2021年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西醫(yī)婦科學》知識點(2)|醫(yī)學考試網

京師杏林醫(yī)學考試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2021年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西醫(yī)婦科學》知識點(2)”的相關內容,請各位考生查收!

妊娠生理

受精與受精卵發(fā)育、輸送及著床

妊娠是胚胎和胎兒在母體內發(fā)育成長的過程。成熟卵子受精是妊娠的開始,胎兒及其附屬物自母體排出是妊娠的終止。

胎兒附屬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胎兒附屬物的形成

胎盤是維持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器官,由羊膜、葉狀絨毛膜和底蛻膜組成

胎膜由絨毛膜和羊膜組成

臍帶一靜兩動

臍帶是胎兒和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通道

羊水羊膜腔內的液體稱為羊水,羊水量逐漸増加,妊娠38周約為1000mL,胚胎在羊水中生長發(fā)育保護胎兒,保護母體。

妊娠期母體的變化

乳房的變化

妊娠早期開始增大,孕婦常感乳房發(fā)脹或觸痛及刺痛。乳頭增大變黑,更易勃起。乳暈變黑,其外圍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結節(jié)狀小隆起,稱為蒙氏結節(jié)。

生殖系統(tǒng)的變化

(一)子宮

1.宮體:逐漸增大變軟。妊娠早期,子宮略呈球形且不對稱,受精卵著床部位的子宮壁突出明顯。孕12周后增大子宮漸勻稱并超出盆腔,于恥骨聯合上方可觸及。妊娠晚期子宮右旋,與乙狀結腸占據盆腔左側有關。子宮增大主要是肌細胞肥大,細胞質內的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含量大增,為臨產后子宮陣縮提供物質基礎。子宮肌壁厚度非孕時期約1.0cm,孕中期逐漸增厚達2.0~2.5cm,于孕末期又變薄為1.0~1.5cm或更薄。

2.子宮峽部:非孕時長約1cm,孕12周以后,峽部逐漸伸展、拉長、變薄,擴展成宮腔一部分,形成子宮下段。臨產后伸展至7~10cm,成為軟產道的一部分。

3.宮頸:妊娠早期宮頸肥大、變軟,呈紫藍色。宮頸管內腺體肥大、宮頸黏液增多,形成黏稠的黏液栓,有防止病原體入侵宮腔的作用。接近臨產時,宮頸管變短并出現輕度擴張。

(二)卵巢

妊娠期略增大,排卵和新卵泡發(fā)育期均停止。一般于一側卵巢中可見妊娠黃體,妊娠6~7周前分泌雌、孕激素維持妊娠。黃體功能于妊娠10周后被胎盤取代,黃體開始萎縮。

(三)輸卵管

妊娠期輸卵管伸長,但肌層并不增厚。黏膜上皮細胞變扁平,基質中可出現蛻膜細胞。有時黏膜呈蛻膜樣改變。

(四)陰道

妊娠期黏膜變軟并呈紫藍色,皺襞增多,伸展性增加。陰道上皮細胞糖原積聚,乳酸含量增多,陰道PH值降低,有利于防止感染。

(五)外陰

妊娠期外陰部充血,皮膚增厚,大小陰唇色素沉著,大陰唇內血管增多,結締組織變軟,伸展性增加。小陰唇皮脂腺分泌增多。

血液循壞系統(tǒng)的變化

(一)血液

1.血容量:從妊娠6~8周血容量開始增加,孕32~34周達高峰,增加40%~45%。血漿約増加1000mL,紅細胞約增加450mL,故血液呈稀釋狀態(tài)。

2.血液成分

(1)紅細胞:妊娠期網織紅細胞輕度增多。孕婦約儲備鐵0.5g,妊娠中晚期應注意補充鐵劑。

(2)白細胞:妊娠7~8周開始輕度增加,30周達高峰,為(5~12)x109/L,主要為中性粒白細胞增加。

(3)凝血因子:妊娠期間凝血因子增加,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

(4)血漿蛋白:由于血液稀釋,血漿蛋白從孕早期開始降低,至妊娠中期后為60~65g/L,主要是白蛋白減少。

(二)心血管的變化

1.心臟:妊娠后期心臟向左、上、前移位,至妊娠末期心臟容量增加10%,心率每分鐘增加10~15次。

2.心排出量:自妊娠10周開始增加,妊娠32~34周達高峰,左側臥位測量心排出量比非孕時增加30%,持續(xù)到分娩。臨產后在第二產程心排出量顯著增加。

3.血壓:妊娠早、中期血壓偏低,晚期輕度升高。

中醫(yī)對妊娠生理的認識

中醫(yī)稱妊娠為“重身”、“懷子”或“懷孕”。

(一)妊娠機制

中醫(yī)學認為,受孕機理在于腎氣充盛,天癸成熟,沖任二脈以及胞宮功能正常,男女兩精相合,即可構成胎孕。另外,受孕須有一定的時機,即“氤氳之時”“的候”,相當于排卵期。

(二)妊娠生理現象

1.生理特點 妊娠期間胞宮行使藏而不瀉功能,月經停閉。臟腑、經絡之血下注沖任胞宮以養(yǎng)胎元,因此,孕婦機體出現“血感不足,氣易偏盛”的生理特點。

2.臨床表現:妊娠初期,由于血聚于下,沖脈氣盛,易夾胃氣及肝氣上逆,出現飲食偏嗜,惡心作嘔,晨起頭暈等現象。

3.脈象:妊娠2~3個月后,六脈平和滑利,按之不絕,尺脈尤甚。

妊娠診斷

早期妊娠的診斷

(一)臨床表現

1.停經。

2.早孕反應:約半數左右的婦女,在停經6周左右出現晨起惡心、嘔吐、食欲減退、喜食酸物或偏食,稱早孕反應。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消失。

3.尿頻:妊娠早期因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所致。

(二)檢査與體征

1.乳房:自妊娠8周起,乳房逐漸增大。孕婦自覺乳房輕度脹痛、乳頭刺痛,乳頭及周圍乳暈著色,可見深褐色蒙氏結節(jié)。

2.生殖器官:妊娠6~8周時,陰道黏膜及子宮頸充血,呈紫藍色。子宮增大變軟,子宮峽部極軟,子宮體與子宮頸似不相連,稱黑加征。妊娠5~6周宮體呈球形。

(三)輔助檢查

1.妊娠試驗:尿、血HCG協(xié)助診斷早期妊娠。

2.超聲檢查

妊娠早期超聲檢查主要目的是確定宮內妊娠,排除異位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等,并確定胎數。估計孕齡。停經35日時,宮內可見妊娠囊;妊娠6周時,可見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動。

妊娠11~13+6周測胎兒頭臀長度,準確估計孕周,校正預產期,同時檢測胎兒頸項透明帶厚度等,可作為早孕期染色體疾病篩查的指標。

妊娠中、晚期的診斷

(一)臨床表現

1.子宮增大:隨著妊娠進展,子宮逐漸增大。手測子宮底高度或尺測恥上子宮長度,可以判斷子宮大小與妊娠周數是否相符。增長過速或過緩均可能為異常。

2.胎動:胎兒的軀體活動稱胎動。一般妊娠20周左右開始自覺有胎動。妊娠周數越多,胎動越活躍,但至妊娠末期胎動逐漸減少。

3.胎心音:妊娠18~20周,用聽診器即可在孕婦腹壁上聽到胎心音,110~160次/分,超聲多普勒聽診效果更好。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方面的政策動態(tài)、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請關注“京師杏林醫(yī)學考試網”或關注“京師杏林教育”公眾號,我們將為您呈現最新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的相關資訊。

1592991181235089876.jpg

1571377045659082731.jpg


上一篇:2021年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西醫(yī)婦科學》知識點(3)|醫(yī)學考試網

下一篇:2021年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西醫(yī)婦科學》知識點(1)|醫(yī)學考試網

距2020年 執(zhí)業(yè)醫(yī)師綜合筆試 考試還有

000

2020/8/21

  • 免費課程

  • 近期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