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學職稱考試
首頁檢驗士/師/主管復習指導復習指導> 內容
2021年檢驗師考試《化學檢驗》備考知識點:標本的采集|醫(yī)學考試網

京師杏林醫(yī)學考試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2021年檢驗師考試《化學檢驗》備考知識點:標本的采集”的相關內容,請各位考生查收!

標本的采集

(一)血液標本的采集

1.采血部位

(1)靜脈采血法:最常從肘靜脈取血。

壓脈帶壓迫時間不能過長,最好不超過半分鐘,

見回血后,只能向外抽,不能向靜脈內推,以免注入空氣,形成氣栓而造成嚴重后果。

正在進行靜脈輸液時,不宜在三通管或同側靜脈采集標本。

(2)毛細血管采血法:

如果使用標本量很少,也可毛細血管采血,但要注意毛細血管血與靜脈血參考范圍有可能不同。

(3)動脈采血法:

采血部位多選擇橈動脈、肱動脈和股動脈。

2.取血器材:現多用一 次 性注射器與試管,可防止院內感染和有利于廢物的處理。

3.防止溶血

造成溶血的因素有:

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潔;淤血時間過長;穿刺不順利損傷組織過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時未取下針頭而直接打入試管;血加入抗凝管后劇烈振蕩混勻等。

溶血外觀的標本應在報告單上注明。

溶血可使血清鉀、無機磷、乳酸脫氫酶等含量顯著升高。

4.抗凝劑

用全血或血漿做檢驗時,要選用適當的抗凝劑,最常用的抗凝劑有枸櫞酸鹽、EDTA鹽、草酸鹽和肝素。

5.標本送檢

血液標本應及時送檢,不能及時檢驗者必須適當處理方可保存。短時間保存,可放于4~6℃冰箱內,勿冰凍,否則會溶血。要保存較長時間應分離出血漿或血清。

(二)尿液標本的采集(略)

1.尿液標本的收集

2.尿液標本的防腐

3.尿液標本的接收

(三)腦脊液和其他標本采集

1.腦脊液采集

腦脊液穿刺部位有腰椎穿刺、小腦延髓池穿刺等,其中腰椎穿刺簡單易行且危險性小。

穿刺術通常由臨床醫(yī)師進行。

標本抽出后,按先后順序分別收集于3支無菌試管中,第1管做細菌學檢查,第2管做生化檢查,第3管做細胞計數。

采集的腦脊液標本應盡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標本采集后應立即送檢。

2.漿膜腔積液的采集

漿膜腔積液標本一般由臨床醫(yī)師用漿膜腔穿刺術(胸腔穿刺術,腹腔穿刺術,心包腔穿刺術)獲得。為了解漿膜腔積液的性質,常對積液進行蛋白質、葡萄糖、酶及腫瘤標志物等檢測,為防止液體凝固,可加入抗凝劑。

3.羊水采集

從羊水成分的變化可了解胎兒的成熟度,某些先天性缺陷及有否宮內感染,是產前診斷的良好材料。羊水標本由臨床醫(yī)師采集,一般經腹壁行羊膜穿刺取得。


以上就是京師杏林醫(yī)學考試網小編整理的“2021年檢驗師考試《化學檢驗》備考知識點:標本的采集”的全部內容。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檢驗師考試”方面的政策動態(tài)、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請關注“京師杏林醫(yī)學考試網”或關注“京師杏林教育”公眾號,我們將為您呈現最新檢驗師考試的相關資訊。

1571377045659082731.jpg

1592991181235089876.jpg


上一篇:2021年檢驗師考試《化學檢驗》備考知識點:標本的處理|醫(yī)學考試網

下一篇:2021年檢驗師考試《化學檢驗》備考知識點:電化學分析技術|醫(yī)學考試網